來源: 36氪
導讀: 神經刺激可穿戴設備的發(fā)展趨勢也讓研究人員尋找方法通過腦部刺激改善生活,為我們提供腦部表現(xiàn)和心情調節(jié)的控制的產品。這種可穿戴設備是否有效?是否安全?在目前市面上又有哪些產品出現(xiàn)?
隨著神經科學和可穿戴設備的發(fā)展,刺激神經的產品越來越多,神經刺激可穿戴設備的發(fā)展趨勢也讓研究人員尋找方法通過腦部刺激改善生活,為我們提供腦部表現(xiàn)和心情調節(jié)的控制的產品。這種可穿戴設備是否有效?是否安全?在目前市面上又有哪些產品出現(xiàn)?本文作者體驗了部分產品后,撰文對此類可穿戴設備進行了詳細分析。
可穿戴設備想要弄亂我們的大腦,也許弄亂不是正確的詞。 現(xiàn)在有些可穿戴設備想要進入大腦,并且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包括提高運動表現(xiàn),減少疼痛,鎮(zhèn)定我們,甚至幫助我們加快學習新技能的速度。
許多這些設備都是基于神經科學,這一研究領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 由于最近取得的發(fā)展,神經科學技術的議程已經可以進入可穿戴設備上,一些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正在充分利用這一契機。
那么究竟什么是神經科學呢,它不是安全的?誰在使用它? 在下文我們嘗試回答所有這些問題。
什么是神經科學
讓我們分解神經科學的意思。 如果你去核查任何可靠的醫(yī)學或科學資源,它會告訴你,神經科學與腦和神經系統(tǒng)的研究有關。
神經科學本質上是通過檢查檢查神經元(神經細胞)如何構建神經系統(tǒng)、以及相互交流并產生某些行為和認知功能來更好地了解神經系統(tǒng)如何運作。 當我們談論認知功能時,我們在談論的事情就像我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方式。
歷史上,神經科學與生物學緊密相連,但現(xiàn)在神經科學與包括數(shù)學、心理學、化學和語言學在內的學科有重疊的部分。現(xiàn)代神經科學被分解為一系列與行為科學不同的分支,其中考察了大腦是如何影響行為的神經成像,診斷疾病和評估大腦的健康。 現(xiàn)在神經科學領域有很多事情發(fā)生。
跨越神經科學的許多學科的進步增強了目前在探索神經系統(tǒng)方面的能力。我們對神經系統(tǒng)的運作方式有了更好的了解,并且更多地了解了神經系統(tǒng)的實際功能。
神經科學如何應用于可穿戴設備?
我們看到了提供非侵入性的神經刺激方法的大腦訓練可穿戴式的增長趨勢。這類可穿戴設備通過微電極將少量的電量發(fā)送到腦的特定部位以刺激大腦中的特定神經細胞。
過去我們已經使用這種電腦刺激來幫助診斷腦部疾病,甚至為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提供治療。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聯(lián)網的可穿戴醫(yī)療和消費者級健康可穿戴設備的出現(xiàn),將這種控制權交給普通人手中,主要用于改善大腦的表現(xiàn)。
神經科學可穿戴設備案例
Thync

Thync是第一個高調的大腦刺激性可穿戴設備,于2015年推出首款可穿戴式設備。自此以后,它推出了第二代版本Thync Relax,后續(xù)推出了Thync Relax Pro。 它使用你的脖子后面的電極刺激你的太陽穴,把技術放在一個脖子后面的小莢里。它通過微小的電極使用神經刺激來嘗試幫助你放松,應對壓力,甚至幫助你睡得更好。
Halo Sport
Halo Neuroscience公司一直在用他們的運動耳機制造風潮。 他們的目標受眾是運動員,但也被包括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在內的其他行業(yè)所接受。 Halo Neuroscience旨在改善身體屬性,如強度、速度和耐力,通過所謂的神經反射來實現(xiàn)。 這涉及通過安裝在耳機內部的兩個引物(電極)向用戶的大腦發(fā)送一小段電流。 然后電流進入與體育和健身有關的大腦區(qū)域以尋求改進。
Quell
佩戴在腿部上部的這種可穿戴的皮帶使用了一段時間已經存在的一種神經刺激,Quell的成果是一放在護腿套上的小型設備。一個電極會直接接觸皮膚,刺激小腿上的感覺神經。公司表示,這可以把神經脈沖帶到大腦,大腦就會觸發(fā)身體的自然疼痛緩解機制,釋放內源性阿片類物質(人體內生成的阿片肽)到脊柱中。少對疼痛的感知,提供微小的電脈沖,幫助淹沒大腦疼痛信號并提供疼痛緩解。 與本文提到的許多設備不同,Quell可穿戴式通過了FDA認證,并且可以在用戶睡覺時使用。
TouchPoints Basics
與 Halo、Thync不同,TouchPoints可穿戴設備通過刺激技術幫助用戶減輕壓力(僅需30秒鐘),改善專注力并獲得更好的睡眠。 基礎版本可以穿在手腕上或夾在衣服上,然后使用其雙向交替刺激觸覺(簡稱BLAST)技術。 這是一種神經科學技術的新方法,發(fā)出交替的振動,旨在減少轉化為焦慮或壓力的過量腦電波的數(shù)量。
Vibes

我把Vibe分類到可穿戴神經科學設備中,這種穿戴可以采用前臂帶的形式,使用神經科學幫助用戶更快地學習和聽到音符。 Vibes使用觸覺技術和配套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當應用程序產生可聽音符時,它會觸發(fā)穿戴式設備,以刺激用戶手臂內的特定觸覺刺激。這種重復刺激旨在幫助大腦識別相同的時間間隔或和弦,并希望能夠隨時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神經刺激可穿戴設備是否有效?是否安全?
這兩點很關鍵。 如果你詢問某人是非愿意嘗試這種類型的作用于大腦的可穿戴設備,他們可能會質疑有效性和安全性。瀏覽Thync或Halo Neuroscience等產品的網站,你將閱讀有關證明相關設備是合法的,是多年醫(yī)學研究的成功。
就安全而言,上文提到的設備只有一個通過了FDA的認證,這意味著其他產品沒有經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測試。但上述大多數(shù)公司并不需要FDA的批準,因為它們是屬于生活方式類設備而不是醫(yī)療設備,是100%非侵入性設備。 也許在將來,我們將會看到更多關于生活方式健康保健技術的標準,這種標準的出臺是非常有幫助的。
最后的一個問題是,你是否愿意嘗試這種神經刺激技術。雖然作者體驗過產品后安然無恙,但神經科學想要和穿戴設備完美的結合起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